如何应对股市自我修复期

财信网(记者 徐霄)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前接受美媒采访时首度开口谈及股市,认为“目前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此前,李克强总理也曾表态“中国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这些无疑对当下迷茫中的股市释放了重要信号,在清理配资即将结束、欧美资本市场出现动荡、两轮股灾后市场信心仍不足的背景下,投资者又该如何理解并应对当下股市自我修复期呢?

  嘉宾

  刘云峰/大同证券(博客,微博)策略分析师

  李泓灏/民族证券财富中心副总

  整顿 配资清理影响将在十月弱化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场外配资清理虽已进入尾声,但仍未结束,不过监管层的态度似乎有所改变,你认为清理配资行动还有多大的负面压力?其对市场的影响是否已从全局缩小到了局部?

  李泓灏:9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通知》称,截至9月16日,完成了3577个资金账户的清理,占全部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账户的64.30%。并提出券商对于账户背后涉嫌存在配资行为的单一结构化信托或资管计划,避免单方面解除合同或“一刀切”,可以采取非交易过户、“红冲蓝补”、改用合法交易方式等方法处理。受此消息影响,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当天下午沪深两市出现逆转大涨。当前券商清理配资的压力已经有所减轻,多数券商都严格按照管理层的要求执行,预计本月底会完成清理工作。另一方面,目前场外配资清理也接近尾声,一些P2P配资平台几乎停止了相关业务,并寻求转型。此次账户清理并不是简单地销户或断开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而是将符合所列违法业务活动特征的账户予以规范,将有利于中长期市场的健康发展。

  刘云峰:从证监会近期的文件和表态来看,监管层对于清理场外配资的态度是坚决的,但对于清理的方式并非完全一刀切,还是给出了一定的灵活空间的。虽然清理配资临近最后期限,但是从近期的盘面上来看,市场表现还是相对平静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集中抛售的情况,之前常常在2点或2点半左右集中出现抛压,近几个交易日也表现得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认为,虽然仍有部分规模较大的场外配资,会被拖到10月份进行清理,但总体而言,对于场外配资的清理工作已进入尾声,其对市场的整体影响已相当有限,已完全从对市场全局性的影响,转到个别的股票上,我们预计进入十月后,这一因素将不再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市场的波动将主要受其它因素影响。

  融资 两融规模进入合理水平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作为一个重要的杠杆波动指标,场内正规的两融余额越来越受到关注,自从阅兵假期前跌破万亿关口后,近期似乎相对稳定在9300多亿元,你认为是否是其见底的信号?后期还有哪些不确定性?

  刘云峰:当前两融从规模上来看,基本接近去年12月份的水平,从两融余额占比来看,分别占两市总市值和流通市值的约2.1%和2.6%,已回落至比较低的水平,所以当前规模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水平。当然,这一合理,是建立在当前市场不会出现连续的大幅急速的下跌的前提下的。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近一段时间两融余额的变化的规律,就会发现其萎缩与市场下跌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一般一两天的急跌并不会对两融余额造成大的冲击,但一旦连续的急跌的时间超过三天,两融余额规模就会快速萎缩,后续即便出现反弹,两融的规模也会持续萎缩几天,所以未来最大的变数,其实还在于市场会否再度遭遇意外打击,而再度出现连续急跌的情况。

  李泓灏:由于近期A股行情低迷,缺乏挣钱效应,再加上清理高杠杆,两融余额一降再降。前期市场大幅调整,投资者开始意识到杠杆工具的风险,主动平仓行为较多,两融格局或将理性回归。虽然近期清理场外配资,市场去杠杆已近尾声,但两融余额暂时稳定在九千亿元并不意味着此时即是市场底部。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上市公司经营出现压力,内外需均较为疲弱,形势不容乐观。未来应关注政府进一步出台稳增长的经济政策,将促使经济数据企稳回升,助力夯实市场筑底反弹。

  质押 质押物潜在浮亏并不大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尽管市场普遍认为股市正在3000-3200点的箱体内运行,但上市公司特殊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仍让人不放心,且多数处于浮亏状态,本周甚至有消息称,部分上市公司正在进行企业内部职工集资,以图自救,而诸多上市公司也频频主动发出利好消息,你认为其自救成功的希望有多大?质押风险会否如传言所说将引发第三轮股灾?

  李泓灏:根据近日数据测算,目前股权质押的总规模为2.7万亿,其中2015年净增加1.4万亿。估算上市公司大股东等特殊股东股权质押时,一般将主板公司的折扣率假设为40%,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折扣率则为30%,预警线设置为160%,平仓线为140%,在这样的前提下,按照8月31日的收盘价测算,即使假设当前质押方并未对质押及时平仓或敦促质押人补仓,中金公司估算当前情况下质押物潜在浮亏仅约45亿元(占总融资的0.4%)。如果考虑到部分上市公司正在进行企业内部职工集资等,质押方已完成补仓或者解押等操作,实际累计资金缺口可能更低,质押风险不会如传言所说引发第三轮股灾。

  刘云峰:首先股权质押当前并不存在多数股票处于券商平仓线以下的情况,即便有也基本都是个例。但股市的下跌的确使部分股票的股价与预警线或平仓线间的距离拉近了,这也使该类业务的风险较之前明显上升。但我仍认为其风险是可控的。相比于融资融券,股权质押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更易管控。虽然我们可能觉得个别公司通过内部职工集资或发布利好消息来自救,听起来像是笑谈,但是这恰恰说明,相比于普通投资者,这些特殊股东所能动用的抵御危机的手段,是更多的。而且,相比于上述这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而言,这些股东其实还有更多的其它办法来融通资金或通过其它手段为自己解围,所以在看到这一风险上升的同时,也不必过于恐慌,即便有几家真的出现“穿仓”,那也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至于说会不会引发第三轮下跌,我认为是多虑了,经过两次股灾的洗礼,监管层已有了相关经验,完全有能力来避免和管控系统性风险。

  事件

  市场已度过

  非理性下跌阶段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在踏上访美之旅前,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美媒书面采访,主席首度公开谈论股市,认为“在综合采取多种稳定措施后,目前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对于这样的管理层定位,你认为市场的反应是否给予了认同?应对这个股市自我修复期,你有何建议?

  刘云峰:从市场的表现来看,虽然股指还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但市场确实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近期外围股市走势总体疲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在没有强力的护盘措施下,还一度能够维持住横盘不跌,这就说明市场已具备一定的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虽然也还有突然下跌带来的抛压增大的情况,但和前一段时间市场那种稍一波动就引发集体恐慌的情况相比,还是明显有所好转的。所以我们认为市场已经度过了完全的非理性下跌阶段,自身调节的调节能力有望逐步恢复。但在这一阶段,市场的波动还会比较多,一方面刚刚建立起的信心,还比较脆弱,另一方面,前一段时间带给大家的短线操作思维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总体而言,这种市道下,投资者操作一般会比较困难的,因为波动频繁,波幅又并不是很大,做多做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建议投资者在适当控制仓位的前提下,认真筛选质地较为优良的个股,做长线持有。

  李泓灏:习主席在本周访美之前公开谈论股市,认为“在综合采取多种稳定措施后,目前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对于这样的管理层发声,在9月已经有5次之多,我们有理由相信管理层在大量调研的统计数据基础上,通过科学和深度的分析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我们知道,通常底部是由经济底、政策底和市场底共同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磨出来的,所以在股市中有磨底的说法。考查近期市场平均市盈率在18倍左右,上证50的市盈率已经低于过去5年的平均值,深圳中小市值股票考虑明年20%左右的盈利增长,也接近市场底部。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经过近三个月的三波较大的调整,投资者对于市场缺乏信心。对于普通投资者,要认清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大环境,可以开始尝试小仓位低吸跌破市净率的蓝筹股。

  资金

  2.4万亿观望资金仍在等待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中登公司数据显示,交易结算资金最近三周分别流出1052、846、735亿元,但上周末余额仍有2.4万多亿元,你如何看待这笔巨额的场内围观资金?它们何时才会入市?场外资金是否还有继续入市冲动?

  刘云峰:首先一点,这2.4万亿的资金,之所以还能够继续留在市场,而不是直接流出,就说明这些资金还是在等待合适的入场时机的。只不过当前的时机,还不是十分成熟;一方面在市场刚刚经历过股灾,市场的信心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一些利空消息也有待消化;另一方面,一些新的能够刺激市场的利好消息或外部因素还没有出现。具体而言,清理场外配资是近期最大的利空,投资者在明知道场外配资要被清理的情况下,是不愿意贸然入场,去为某些人当“解放军”的,但随着场外配资清理最后期限的到来,这一利空将会被消化;而未来即将召开的五中全会,则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刺激市场的因素,在不出现其它意外情况下,下个月或许是个好的可以引导和刺激这些观望资金入市的一个时间段。至于说场外资金,只要市场能够再拾升势,其还会再度回流市场的,但规模可能会明显小于上半年。

  李泓灏:市场在经过二次断崖式下跌之后,指数回到去年12月份3000点左右的水平,当前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是2.4万亿左右,尽管近三周出现了小规模的流出,但我们发现,去年12月交易结算资金的规模是1.2万亿,也就是说,当前在没有新股申购的背景下,余额在同样点位增长了一倍,可见市场是不缺资金的。在6月份,余额峰值曾达到3.8万亿,而当前依然在账户中的这部分资金,依然有继续入市的想法,场外观望的资金更多的是做趋势投资的,在没有出现明显的趋势反转之前,这部分资金将很难入场。

  外围

  更多精力还应放在我国市场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本周欧美股等外围股市重心不断走低,国内看空派对此高度警惕,认为全球性经济危机警报并未解除,很多前期撤出的机构资金也多处于观望中,但相对于前两轮股灾,近期A股反而扛住了外围下跌的压力,你认为后期是否存在更坏情况的可能?国内投资者该如何应对才好?

  李泓灏:8月份以来,全球股指在美联储升息的预期下出现了大幅波动,这对本来就处于恢复期的A股市场来说,又增添了一项不确定因素。8月份,央行外汇占款减少3184亿元人民币,资金呈现流出状态。未来一段时间,资金在国际市场的流动将持续。但我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尽管9月美联储并未加息,但加息的预期已经提前在市场中反应,随着“靴子”的落地,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会是逐级递减的走势。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国市场,世界经济疲弱将持续一段时间,而我们改革、转型的决心是支撑市场转强的重要因素。

  刘云峰:市场每时每刻都存在不确定性,现在世界经济也确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前全球市场对于经济问题的担心主要还在于对中国经济的担心,而中国经济的表现在近几个月也确实低于预期。但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之前中国一直没有动用大的刺激政策,而近两个月,财政政策的力度明显加大,新批的投资项目一个月间就超过今年前几个月的总和,货币政策的积累效应也在逐步显现,所以从大趋势上看,中国经济企稳是大概率事件,这为市场中期提供了支持。不过一些短期利空因素也要预防,比如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每年都会出于政治目的,互不让步,摆出一副要让政府关门的架势,虽然此类事件总会在最后时刻完美解决。但今天美国两党有故伎重演的迹象,投资者也要提防这个短期因素可能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不过,如果把眼光看得远一点的话,此类短期的打击,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低吸机会。

  机会

  市场期待值得一提的亮点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经过两轮股灾之后,近期大盘反复震荡走平,成交量时多时少,总体萎缩,但个股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亮点,如特力A、大豪科技(603025,股吧)、石化油服(600871,股吧)、暴风科技(300431,股吧)等等,对于这些少量的市场机会,你认为是否会产生较大盈利效应?是否值得参与?又该如何捕捉?你有何建议?

  刘云峰:无论什么样的市道,市场总是会有一些机会,即便是在熊市里,也是一样。所以投资者在参与此类机会时,一定要预先进行一个判断,就是这些股票的活跃到底是熊市自救,还是市场见底前部分资金的先知先觉。如果是前者,不建议稳健的投资者参与,激进的投资者也应低仓位快进快出;如果是后者,那就可以慢慢布局了。当然许多时候,投资者往往很难对其性质进行判断,那么我们的建议就是对于稳健投资者最好先观察一下,看这些热点会否呈现扩散效应,如果有扩散效应,那就不是短期个例机会,就可以大胆跟进,如果无法实现扩散,那就只是个股机会,一定要谨慎参与。

  李泓灏:市场自5178点到现在已经经历两轮大幅度下跌,大盘及个股调整幅度均大于预期。近期大盘指数表现主要以小幅震荡为主,量能总体上呈现逐步萎缩的态势,权重股萎靡不振,但市场仍有值得一提的亮点,一些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市值股票近期反复活跃,反弹幅度较大,更出现特力A、暴风科技、大豪科技等暴力拉升的个股,反弹幅度惊人,从交易信息上可以看到,此类股票应是游资或私募的杰作,操作手法相当凌厉,不利于投资者捕捉和把握。目前市场在权重整体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创业板指数却走出双底的形态,以信息安全板块为代表的个股如果短线调整到位,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把握交易机会。

  链接

  ●习近平: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改革方向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美前表示:股市涨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前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了异常波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绪,避免了一次系统性风险。境外成熟市场也采取过类似做法。在综合采取多种稳定措施后,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波动而改变。

  ●李克强:中国目标是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

  国务院李克强总理21日下午在会见英国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奥斯本时表示,前一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中国政府有关方面及时采取稳定市场的措施,防范住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中国的目标是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中国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步伐不会停止,会继续有序推进。

  • 作者:大众证券报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