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族如何进行艺术品投资收藏

南方收藏眼
  “说实话我不建议工薪族投资艺术品,如果有余钱又非常喜欢可以购买装点自家或藏两幅便宜又喜爱的即可。艺术品投资一定是几大投资里面最后一位的,而且极大部分是投资未来的。投资好容易演化为投机,这几年的市场就是这么被搞坏的。”日前,广州艺博会秘书长朱瑞林面对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如是说。

工薪族,通俗来说,就是收入比较稳定的中低收入阶层的社会群体。在一般大众的眼里,艺术品投资收藏一直被认为是“有钱人的游戏”。然而,近十年来,随着民 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薪族开始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特别是近年来,艺术品已经成为继金融、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 资工具。
  作为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工薪阶层,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新的投资门类并做好自己的收藏和投资决策?南方日报特邀请胡红拴、高鹏飞和刘方刚三位资深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上述话题,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胡红拴:对不了解的作品勿轻易出手
  简介和案例
  胡红拴,美术评论家,收藏家,原供职于广东省地质局,是广州艺术品收藏圈非常典型的从工薪族转型为专业收藏家的样本。他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步入收藏 界,开始广泛接触岭南一线画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收藏了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林墉、周彦生、林丰俗、许钦松、陈永锵和刘书民等几十位老中 青几代岭南画家的大量精品国画。同时,他还利用自己长期在地质系统工作掌握到的矿物学专业知识,在珠宝玉石、奇石、矿物晶体等方面收藏了许多精品。胡红拴 真正开始购买艺术品是从新旧世纪之交,因为单位分配的小房子刚刚装修好,需要找几幅字画作为屋内装饰。那时候,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才刚刚起步,许多岭南一线 画家的作品尚处在投资价值的洼地。据胡红拴自己回忆道,当时只花了大约几千块钱,就可以分别买到林丰俗和周彦生等几位先生的精品。此后,由于“写文章”的 原因,他在岭南画坛接触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几乎与广东画院和广州美院的一线名家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因此,他可以买到更多“货真价实”的作品。转眼间,十 多年过去了,当初买进的许多岭南一线画家的作品价格也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崛起而水涨船高,有的甚至翻了几十上百倍。由于胡红拴在收藏的过程中采取了 “以藏养藏”的方式,把一部分以前的藏品在市场上快速变现,不仅让自己的藏品不断得到了更新,而且有效地促进了资金循环。2011年左右,胡红拴提前退 休,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收藏者。
  观点
  近十年来,随着艺术品投资收藏在民间的不断升温,很多工薪阶层的朋友也开始步入社会大流,玩起了收藏。尤其是最近几年,工薪族收藏艺术品成为一个很普遍的 现象,很多人把收藏和投资艺术品作为提升自己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一种手段。我本人也是一个很标准的工薪族成员。现在很多投资家一谈到工薪族就有种看 不起的感觉,对于做艺术品的人士来说,其实不应该歧视大众收藏者。众所周知,西方印象派绘画走向鼎盛,就跟当时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很大关系。因为工业革命后 中产阶层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不仅成为绘画里边的主角,也成为这一新的流派作品的最主力的买家群体。可以说,如果没有工薪族,也就没有印象派的今天。今天, 在全球公开拍卖市场上最贵艺术品排行榜前十位的画作,很多都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当然,因为购买了像毕加索这些印象派画家作品而致富的工薪族买家就更是不 计其数。在我个人看来,工薪族手头的资金量比较少,不可能像专业的艺术品投资者那样大张旗鼓地去大规模购买艺术品。但是,我们可以先从购买一些实用性、装 饰性比较强的艺术品开始入手,买一些对我们的生活有实际需要的东西,譬如住家或在办公室,买一幅两幅适合装点空间的国画或油画。随着经济的宽松,再一步步 地买其他作品。先是满足个人的审美要求,然后再考虑一下学术界的审美和市场的审美,通过不断学习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收藏。由于当前艺术品市场鱼 龙混杂,买家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工薪族对自己不了解的艺术家的作品千万不要轻易出手。虽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交点学费是很正常的,但尽可能少交或不 交。当然,因为资金不够,我们有时也会因为决策犹豫错失很多机会,记得六七年前,我因为经济紧张,在市场上看到一幅林墉先生的人物画,迟迟没有下手买进, 结果被人买走了,几年后,这幅作品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价格翻了近十倍。
  高鹏飞:资金少也可以投资艺术品
  简介和案例
  高鹏飞,湖南出生,现居广州,爷爷和父亲都是收藏家,他从小就在一种浓厚艺术品收藏和鉴赏的氛围中长大,受到浸淫在这个圈子的亲朋好友的影响,弱冠之年开 始正式“独当一面”玩收藏。高鹏飞虽然出身收藏世家,但身上完全没有土豪气。因为祖辈留给他的最大财产就是藏品,而遗愿则是继承上辈的衣钵。所以,到了他 这一辈,收藏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自己的工资。他原供职于铁路系统,由于上半辈子积累了丰富的收藏知识,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在这个新兴市场上 如鱼得水。至今仍让他颇为得意的是,1993年广州首开先河举办中国第一届艺术博览会,他以每幅1000元的价格一口气买下王肇民老先生的5张斗方,并以 每幅2000元的价格收进多幅刘大为的斗方。当年,他一年的工资也不过几千元,是学术见识给了他这样的胆量。如今,光是此俩人的作品,市场价值便已翻了不 下数百倍。高先生自己从不以赚钱为目的来购买艺术品,跟他打过交道的行内人都清楚,艺术品到了他手上,都是只进不出的。他是各种高端艺术品拍卖专场的常 客,对艺术界和资本界两个不同舆论场的常年动态信息均了如指掌。对于当代艺术界老中青三代,只要是成名成家的“腕儿”,从出身经历到学术风格,再到个人思 想和作品的市场表现,他总能一一道来、从不含糊。正因为“了解”,高先生“买东西”从不盲目跟风,倘若自己看不过眼的东西,他绝不会浪费自己的银两。反 之,只要是来路清晰、风格自成一家、价格合适的作品,哪怕作者籍籍无名,他也从不介意,绝不错过。谈到艺术品收藏,他认为自己跟刘益谦完全相反,最大的优 势就是知识,只有发挥好知识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购买成本和风险。
  观点
  工薪族收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他们拥有的货币资金比较少,因此必须集中财力看准一个画家,只有对准一个画家才能做深做透,千万不要泛泛去 收。资金分散往往做不了什么大事,也拿不到什么好东西。所以说工薪阶层玩收藏,一定要有眼光,只有对艺术家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才能确定自己收藏的主 要对象。第二个方面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对不同年代的艺术家的谱系和作品风格变化有了比较全面 和深入的了解,才能对自己的收藏对象进行准确的判断。我自己的做法是,一是加强阅读,尽可能订阅一些在国内比较有权威的专业杂志和报纸,二是经常看画展, 参加一些与艺术品收藏投资有关的沙龙活动,与艺术家和同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先了解了艺术界和艺术家,才可能了解艺术品。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很可能就会在 收藏投资上看走眼,乃至上当受骗。第三个方面是,一定要把自己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这点前面其实已经讲到,怎么选择自己的收藏目标是很关键的。我认识很 多工薪阶层的收藏者,这些年虽然收得很勤快,但收进的作品大多是庸作,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艺术含量的垃圾作品。问题就出在自己的眼光上,判断力还没 有修炼到家。玩收藏一定要有精品意识,要去搞清楚一名艺术家最精到艺术语言是哪一种。收十件普通的作品,都不如收一件精品。此外,现在有部分同行说工薪族 不应该搞投资。在我看来,不管是带着收藏的目的,还是带着投资的目的进市场,都是可以的。我前十多年买到的许多在今天看来价值很高的艺术品,其实当年也就 是靠着在单位里领到的那几个工资去买的。所以,目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收藏对象,看收藏的东西对不对。至于针对近一年来的行情,应该怎么选择收藏 品,我认为还是以书画为主,在很多人看来,书画收藏的资金门槛比较高,一个青年画家的作品也要几千元、上万元。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与其他收藏品类 相比,书画的受众面比较广泛,在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大盘上,这一门类占据了半壁江山还有多。其他收藏品也可以搞,但建议占比不要太重,毕竟面没那么广。
  刘方刚:工薪阶层玩收藏应该以兴趣为起点
  简介和案例
  在广州从事投融资项目策划和管理的刘方刚爱好广泛,他工作室收藏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由于自幼爱好文学艺术和收集喜好的物品,他曾经在一段时间沉迷收藏各 种名家字画和古旧家具器物,六七年前开始专注收藏阴沉木料,自己设计后由木匠做成阴沉木的系列茶桌和摆件。数十年的国外生活经历,大大拓宽了他的审美视 野。因为收藏的原因,他和大量来自工薪族的收藏者接触,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他还在广州东风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建了一个会馆,其中一部分内容便是探索 工薪阶层的收藏。譬如,他尝试把土豪们在缅甸翡翠公盘玩的赌石游戏“平民化”后引入到广州,吸引一些工薪族的收藏者来玩。“玩”和“乐在其中”的理念一直 贯穿着他的收藏事业和艺术设计事业。尽管现在的他已经不属于工薪族了,但是,他习惯站在工薪族的位置来想问题,为他们提出建议。
  观点
  收藏不是有钱人的专区,工薪族完全可以玩收藏,只是玩法应该有所不同。说到收藏,一些买家可能会走进这样的误区:古老珍稀。很多都认为越古老的东西越珍 贵。其实,收藏还关乎价值取向。有钱人可能关注藏品的增值区间和藏品的稀缺程度,属于以投资目的的比较多。工薪阶层玩收藏却应该以兴趣为起点,量力而为之。玩久了,就入圈子了,就会在玩的过程中收获喜悦并与他人分享心得,就会从1.0版往上升级进阶,成为有一定水准的专业收藏家。我认为,收藏的真正力量 在民间,而且必须在民间。否则,收藏就只是小众行为,那只是中国最有钱的小圈子而已,不可以形成“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收藏界”。民间之力形成之 日,才是“界”。形成民间收藏,或者说形成工薪收藏,如果有一个平台就会让大家形成兴趣并看到希望。这个平台的功能是交流,更重要的是交易和交换。以物易 物很雅,也很有趣。在所有的藏品品类当中,我认为:字画应该收藏有一定成长性和学术性的作者的作品;雕塑在中国还未成为主流的艺术收藏品,因此在投资价值 上有空间;瓷器,众所周知,也是公众非常熟悉的门类,但如果收古董的话门槛很高,要提防风险。我推荐现代柴烧的一些陶器,好的窑口经常会出好的窑变作品; 现代仿古家具不管什么材质,慎入;少数民族的老旧器物和现代全手工制作的精品都是非常值得去关注的领域;设计大师的限量产品(不是作品)、国外的老旧器物 等都可以纳入工薪收藏的视野。至于如何判断,就需要自己不断关注不断学习,积累感觉和经验。菜鸟可以多看展览和多在相关网站上遛达,或者中介。建议工薪阶 层以兴趣为起点,不要为收藏而收藏。有的藏品是可以藏用结合的,这样藏品才更贴近生活。花钱收藏品一定要量力而行。

  • 作者:人民网
  • 来源网址:http://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提交网址|提交资讯|提交问答|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赞助|帮助中心|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国际站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法律声明|服务条款|隐私声明|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0-2020 ©viv-media.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  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合作伙伴:魅力文学网